福寿聚焦

/ FOCUS 了解更多

论坛回声 | 王一方:把美育导入死亡,是一个诗意的建构

2022-04-18

2022第四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圆满落下帷幕,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主办,福寿园国际集团、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协办,民政部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委员会、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支持。


短短一天的论坛,我们聆听了11位嘉宾的精彩发言,本周起,人文号将逐步上线精选嘉宾观点,以飨读者。


北大医学人文学院王一方教授主题演讲



把美育导入死亡,其实这里面就是有一个诗意的建构问题,中国文化里面像《逍遥游》《桃花源》,其实都用这种来建构一种所谓复活之美。


当然我们今天没有用“复活”这个词,就是通过它来寄予一种新的生命。像庄子妻子死了,他积愤而歌,他的朋友惠子就骂他,说你怎么这样呢,他就讲人生的事迹,春天的花瓣,夏天的萤火虫,秋天的红叶,冬天的枯枝,它就是宿命之美。这种宿命之美演绎成有品质的葬礼,便是集体审美对于独自哀伤的对冲。


当然我们个体的、家庭的都是独自的,孤独的哀伤,但是集体的审美可以构成一个气场,在里面可以形成丧葬美学,包括殡葬处的同志在思考这个问题。


      国内知名医学人文学者,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

王一方主题演讲


所以中国人讲“灭”就是火上面有块板子盖住,这是一个象形字,一个火盖上板子,就缺氧了就灭了。但是灭有很多种灭,我们今天用美学回答,它就不是消灭,也不是破灭,也不是熄灭,也不是寂灭,不是泯灭,而是一种幻灭。


幻灭就是我们讲在一种幻觉当中赋予深层诗意的新生和再生,在这个时候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内心是温暖的,灵魂是安顿的,死亡是被接纳的,才不再恐惧,这是我们讲的通过过程对冲目标。


这就是我们讲的文学可以建构,但是我们今天通过《桃花源》,通过文学建构,包括《梁祝》这样的文学艺术都是建构的,化蝶喻仙,这是用文学来建构。


艺术也可以建构,下午的雷老师会讲音乐,彭老师会讲诗歌,这个时候存在这种东西,我们就会达到一种新的优诗美地。


中国古代很多实际做得很好,比如说挽歌,当然今天好像已经没有人唱挽歌,写挽歌了。这个挽歌就是我们讲的美学意境的一种表达形式,它是写给死者的一种诗歌,包括还有挽联,这就是陶渊明写的挽歌,在死前两个月,自己给自己写的挽歌。

《挽歌》

陶渊明

有生必有死,早终非命促。

昨暮同为人,今旦在鬼录。

魂气散何之?枯形寄空木。

娇儿索父啼,良友抚我哭。

得失不复知,是非安能觉!

千秋万岁后,谁知荣与辱。

但恨在世时,饮酒不得足。


刚才韩启德院士讲的刘禹锡,陶渊明的挽歌也很有名,有生必有死,早终非命促。昨暮同为人,今旦在鬼录,这就是生死两相安的境界。


另外还有我们的一些戏剧,秦腔,它是从挽歌发展过来,尤其像西北的苦音,欢音,西北的旋律的东西,像哭腔,那里面反映的就是把悲伤变成一种高亢的灵魂的讴歌。


所以我们今天的葬礼也有形式美,包括程序美,包括入殓之美,守灵之美,告别之美,出殡之美,追思之美。通过这些过程,来实现对逝者的尊重,对遗属的抚慰,对社会的教化。


这里面其实在我们今天的研究里面,前者可能是个剧场效应,但是后者是个广场效应,从剧场走向广场,剧场效应可能就是这个家庭,或者个人感受的,但是广场效应就是感动中国了,一个英雄的葬礼就可以感动中国,让他从中可以得到精神的寄托。


另外就是我们讲的物哀,这是日本的词,物哀、垂怜、追忆、魂归,这么一个灵魂的过程,它是有细节的,有皱褶的,而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灵魂安顿。一般意义上讲灵魂安顿是没有前者,没有因果链条。


所以我们今天的殡葬业怎么来做,我们的医疗,尤其是生和死接口,我们去年讨论生死一体,医疗殡葬一体化,其实要把物哀、垂怜,医生也要有这种精神,殡葬业也要有这种精神,两者把接口做好,才能真正是美的贯通。


其实这里面无论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论者,最后都要扣上一个东西叫“意义”,或者“价值”。生命的意义何在,死亡的意义何在?这一生怎么渡过的?还有关系,跟家人、跟朋友、跟社会怎么看待我,很多老干部特别重视他的悼词,有的悼词甚至他生前还要看过。


另外还有未来到哪去。某种程度上讲,未来究竟是一堵墙,还是一个黑洞,还是天国,还是瑶池,有没有光,有没有亮,在濒死的研究中讲,里面是有光和亮的。有光的地方肯定是有希望的地方,所以某种程度来讲,生和死并不是把希望完全消灭。